2013年3月12日

論實體唱片


幾年下來聽聞不少唱片行倒閉關店的消息,CD銷售量的大幅消退連做盜版的都從此匿跡,喪鐘已經敲響。音樂也邁向數位化的下一個進程雲端化,下載都省了,直接網頁點開來聽便可。聆聽音樂的方式隨著世代交替改變,唯一確定不變的是音樂仍舊為每個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果實體唱片只是音樂的載體的話,那麼它的消滅對於人們有什麼損失嗎?畢竟音樂只是以不同的方式輸送與播放出來而已,音樂還是音樂。

本文的目標在於尋找實體唱片續存於這個世界上的可能性。我只是一名喜歡逛唱片行的樂迷,全文觀點也僅出自於個人的觀察與想法,寫這篇文章只是希望在我人生將來的日子裡還有唱片行可逛。

每個人都多少會想要合理分配月開支的額度,有些是必需的開銷如房租、水電費,也有非固定的花費如買3C產品、夥同好友聚餐。人的購物行為自有一套心理學可供研究,最簡單的說法是「想要」與「需要」的動機分別。「需要」不必多解釋。我想談關於「想要」這回事,它是慾望在作祟。但這慾望從何而來?為什麼我們會想要花錢去買新衣服,與友人上餐廳,或跟女朋友男朋友去看電影?就兩個字:連結。我們希望能夠與他人連結,擁有付出與回饋的雙向交流經驗。有兩種普遍的情況,一是讓自己變得更好使他人有更強烈的意願與自己產生連結,如打扮自己或展示雙B跑車的鑰匙;二是製造出自己與他人之間共通的經驗,如上餐廳與看一部愛情電影。情況發生之後,兩人會去談論這個連結(或說這個連結使兩人開始談論),並從中生產出其他可能的連結。這就是人情,透過尋找關係網路的連結來形成。有一個更簡單的例子可以說明這一點,臉書之所以為全世界最大的社群網站的原因,我想是出自於它可以很簡單地構成人與人的連結。臉書的雙向交流就在貼訊息與按讚之間。我想不出比它還簡單的交流方式了。

非必需性的購買行為建立在慾望之上,而慾望背後的目的則為冀求人情之間的連結得以成立。行文想法的基礎即在於此。

首先要說明音樂是如何與個人產生連結的。當你聽到了一段音樂,只是左耳進右耳出,你覺得沒有留下多大印象。然而在日後的某個時刻裡,它從你的腦海裡跳了出來,也許是與自己所在之處或跟自己與之談話的對象有無法明辨的關係存在,總之這段音樂被召回了。而這段被召回的音樂又反過來影響自己此時此刻的情緒與態度。音樂與生活就是如此產生共鳴的。之後的日子裡,你會很自然地將這種感覺與記憶跟音樂揉在一起,從此無法忘懷。這段音樂變成了人生中的某個部分,只屬於你個人的連結。付出與回饋的雙向交流存在於你與音樂之間。(有一極佳的例子,請見電影《派特的幸福劇本》中關於「My Cherie Amour」的運用 。)

我一直認為聽音樂是很私密的一件事。可以說得清楚的是編曲怎樣厲害,吉他如何讓人心碎。但對一首歌有著怎樣的感情,可能全然來自人生的一段經歷,要有多大的勇氣才能說得明白?所以,多數人對於音樂的討論僅存在於好不好聽的階段。如果音樂真是生活中不可被剝離的一部分,那麼為什麼能被討論的只有如此?所以我認為聽音樂是件很個人的事情。

購買行為是對人情連結的冀求,而音樂所產生的連結是私密、個人化的,它很難滿足這個部分。關於「連結」的兩種普遍情況,套在音樂上頭實在說不通。我無法說自己有在聽史密斯就高人一等,或者找同事一起聽著「Heaven Knows I'm Miserable Now」當作下班的消遣。它只有很低的機率會產生與他人的連結,如在《戀夏五百天》的電梯裡。多半時刻,我們都無法去說服他人去喜愛我們所喜愛的音樂,反之亦然。我得說這就是音樂的特質,它的吸引力所在。

實體唱片作為音樂的載體,作為它的代名詞,理所當然會被認為它所能發展出來的連結形式只能跟音樂一個樣。如果覺得唱片販售就是音樂販售,那麼實體唱片永遠只是音樂的延伸物,它的生與死不直接代表音樂的存與滅。如果把實體唱片跟音樂當作是兩回事,實體唱片就可以發展出完全與音樂不同的連結形式。把那些私密的、內向的連結形式留給音樂(其連結形式是自己跟自己),讓唱片實體產生自己與他人之間的連結形式。使買唱片這件事情變得有它自己的意義,而不單是另一種買音樂的替代模式。

我不提逛唱片行的樂趣有多豐富,我要說的是從網路買CD這件事往往購買的動機只在於價格的比拚。再怎樣對經濟概念無知,也即刻可明白唱片行是怎樣也戰不勝博客來的。除非同樣的東西,被它賣出了不同的意義。購買行為是對人情連結的冀求,從博客來下訂與跑到唱片行挑選可以當作是兩種不同的行為。他們分別代表兩種不同的連結,或深或淺。最表層的連結是CD的購得,這點兩者皆可辦到。裡層的連結則是購買行為的發生,只有跑一趟唱片行,扎扎實實地佔去人生中的數十分鐘或更久,擁有一段充滿可能性的時間。唱片行不能跟博客來一樣只是賣目的,它得賣的是一段過程,在這之中會存在著許多連結產生的機會。此即為不可被取代的CD購買行為,也是實體唱片的生存之道。

關鍵之處在於唱片行自身的認知,他是在賣音樂還是在賣唱片。音樂可以在任何地方與機會被傳遞出去。但唱片是摸得著,有重量的,它需要空間可擺置,它需要時間被翻找,所以它需要唱片行。唱片行必須改變現行的販售方式,不再只是依靠單純的商品展示來銀貨兩訖。它得去重新塑造購買行為,重視其中多樣化連結的可能性存在。如此買唱片這件事情便有了它自己的意義。

人們聆聽音樂的方式改變了,那麼人們購買唱片的思維為何不能改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