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8月3日

女朋友。男朋友:最後我能給你一個家

想起為何電影裡最後要放「家」這首歌?家的模擬來自於家的「不可得」。台灣不就是個「國家」,可是「國家」兩字一直不可得嗎?我們啊,同性戀、異性戀、外省人、本省人,住在這個土地有限的小小國家,可以不像家人一樣好好相處嗎?這就是「家」的由來,也就是電影最想說的一個字。轉貼自導演楊雅喆的臉書。

近年來的台片復興,我其實都不太喜歡。怎樣?說幾句台語,罵個幹你娘,盡其所能搞在地化、本土化,只考慮賣座而忽略電影的藝術性(又或者根本拍不出藝術性來),這個時代的台灣電影就只能這樣嗎?我的意思是,賣座與藝術性並不衝突。在複製他片吸引觀眾的元素的同時,是否也該探索一下電影真正有價值的地方?我驕傲一部優秀的台灣電影終於出現,那就是楊雅喆編導的《女朋友。男朋友》。

本片故事圍繞在林美寶(桂綸鎂飾)、陳忠良(張孝全飾)和王心仁(鳳小岳飾)三人的情結上頭。演出從1985年的高中時代開始萌芽滋長的情誼,是如何歷經將近30年的歲月。片中重現了台灣的戒嚴時期到野白合學運的歷史事件,並且以之為引子,作為建立角色性格之用與三人關係演變的關鍵時間點。背景的真實感連帶為角色產生了真實感。

王心仁的角色相當有功能性,我認為他代表了政客性格。高中時期的他與權威互槓,毫不退縮,搞出轟轟烈烈的操場舞會。大學,時逢野白合學運,人家廟口靜坐抗議,他們打牌喝酒。他對林美寶說了一句,只要搭上,我們就翻身了。而這其實是他對學運事件真正的想法。日後,也許是機運到了,他真成了政府機關發言人。所以陳忠良在罵民主幹你娘的時候,是充滿多麼複雜的意味,甚至可以說是針對王心仁的改變。

導演楊雅喆在處理三人關係時非常小心,尺度拿捏謹慎,不直來直往,只有按下不表。並在多處用了讓人目不轉睛的影像畫面以取代台詞作情感傳遞之用。影像的表達性有文字所不能及之處,它可以載承比文字更大更厚重的東西,我猜楊即是看中此點。如開頭暗示三人關係的那場採玉蘭花的戲就非常打動我,那光影、運鏡與音樂搭配得很有質感。另一場是讓不斷壓抑的情感在電影後半段才露骨地透過兩方床戲的蒙太奇,剪接出做愛對象互換的夢幻告白,徹底揭露出了三個人或該說是四個人的關係鏈!

「我想要的你給不起」這句阿良與美寶的共同台詞,註解了三人關係中的難題,也直接與結局產生了連結。林美寶從王心仁身上看到了家庭也許是比愛情更為重要的,也從陳忠良與愛侶的分手一事上理解了他對家庭的重視程度。如果她沒辦法給陳忠良愛情的話,她想自己可以給他點別的,為了自己今生所深愛的人做的最後一件事。

然無論如何強烈難忍的如潮情感終歸讓歲月給收斂起來。在羅大佑的歌《家》當中,觀眾一次穿越數十寒暑,連結到1985那年的美好,友誼長存的那一刻。

我的家庭我誕生的地方
有我一生中最溫暖的時光
那是後來我逃出的地方
也是我現在眼淚歸去的方向

羅大佑是天才,而用這首歌來收尾的楊雅喆更是天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