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5日

空降危機:老宅與老狗


龐德系列電影始於1962年,第50年的此刻已經拍攝了23集。這樣悠久的歷史與龐大的篇幅的系列電影卻一點都不可怕,因為007情報員系列一向都被視為單純的爆米花電影。前兩三集也許還有點諜報片的味道,但後面的就越來越娛樂取向了。

在那個還可以一年就拍出一集龐德電影的時代,可見特效爆破飆車剪接攝影等技術層面與時俱進,讓整個系列活脫如動作電影的紀錄史。故事內容則以性幻想之滿足、英雄主義之馳騁與異國風情之見識為最優先,而龐德這個角色一直是缺乏內在性格的。但空洞的角色是必要的,因為它可以讓觀眾很容易將自身代入。要知道對角色的著力越深他就越活,觀眾會更清晰地感受到他存在的真實性。而實在的角色在這個系列電影中對其所欲發揮的效果並無幫助。(又空洞與實在這回事與觀眾的代入並非絕對關係,不同的電影有不同的情況。)於是一年看一部龐德電影,就像進戲院過嘉年華節慶那樣,那是一種享受。


我認為龐德電影必須毫無風格,如此才能容納當時的電影潮流。這同時也代表了一件事,龐德電影的作者是片廠而非導演,導演對龐德電影的涉入是有所限制的。

要談《空降危機》,必須先說完上面這些才行。雖然龐德電影是最沒有壓力的系列作,因為它幾乎每一集都毫無相關,角色的內在性格也不會有任何延伸,它徹底忽視龐德是不是該有心路歷程的這個問題。不過畢竟這樣20多集搞下來也自成文化,說它是影史的經典系列我想也沒有人會反對。雖說看電影該就片論片,可我無法毫無立場地去思考《空降危機》這部片,因為我知道它將會被認為是龐德電影史裡一個重要的樞紐。

自前兩集開始,丹尼爾克雷格版的龐德電影便致力於發展角色的內在性格。到了本集《空降危機》中,可以見得導演山姆曼德斯極深的涉入。他首次接觸了龐德的過去,企圖塑造角色歷史。讓龐德過去的經歷與現在進行中的困境形成互相的呼應,SKYFALL的雙重意義於焉形成。

必須一提的是在舊宅燒毀的一場戲中,天空讓火光染個通紅,美得令人屏息,納進整片草原的廣角鏡頭,將你死我活的追逐緩了下來,浮現其詩意,是為迎接殞落前的準備。印象中這等光景不曾在龐德電影裡出現過,因為如此富含文藝氣息的攝影不符合龐德電影的風格,雖然在導演戰爭片舊作《鍋蓋頭》裡看過,但實在沒想到他會拿到龐德片裡來。《空降危機》的導演作者地位由此確認。


第23集的劇本有著強烈的反身性,因為明明才演到第三集的丹尼爾克雷格卻成為肉體與精神上的老派代表,暗示著系列電影的50年歷史。在本集中MI6特務組織的存在之必要性屢遭質疑,這讓M夫人必須在大廳廣眾之下為此辯護。藉此編導思考著要如何為整個系列尋找出路,從一開始美俄冷戰時代到象徵資本主義的壞人組織,龐德系列電影要開展新局就必須重新定義龐德的敵人。

《空降危機》就是這樣一部嶄新局面的龐德電影,它首先要破除已經被物化的龐德,片中唯一的高科技是一把無法擊發的手槍,這功能龐德用不到。剝除龐德優越的身體能力(性功能除外),面對敵人他必須智取。他得放棄經典片頭中的華特手槍,改拿他老爸的獵槍(同時有克服手部顫抖,恢復準頭的功用)。甚至到了最後龐德用的是冷兵器。


從與大樓狙擊手之間以剪影來處理的對打(對經典龐德剪影片頭的模仿),再從華特手槍、老獵槍、短刀的對敵武器運用(科技高度的衰退),可以看出本片明顯的傳統回歸取向。導演山姆曼德斯最棒的地方就在於他保留了龐德電影所有必要元素,卻又於其中有所創新。而他最大的創新就在於傳統的回歸,一種對經典龐德電影的尊重與懷念。拿到整個大環境來看,2012年的電影從《大藝術家》、《雨果》、《月升帝國》、《亞果出任務》等片可以嗅出一股懷舊的味道,如前言反映當代潮流正是龐德電影的特色之一。


傳統的龐德電影最先想起的必定是史恩康納萊的幾部。於是乎Aston Martin DB5的完全再現(含彈跳座椅與機關槍)與MI6新辦公室之格局和Moneypenny的重登場便成了龐德迷最大的驚喜所在!《空降危機》就如此成為龐德電影史中一部重要的作品,它把龐德電影拉回正確而且吸引人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