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版由巴茲魯曼編導,片長142分鐘。最好的地方在 The XX 一曲 Together 響起時,為本片寫下的極佳註解,同時再次詮釋蓋茲比的一生。似乎兩個小時的電影成了一種等待,在此刻我們才真正深入進到蓋茲比的內心,他人生中最大的冀望,深刻天真的愛戀,所有步伐前進的動力之所在,以及只有身為觀眾的我們才看得到的失落。巴茲魯曼將《大亨小傳》當成歌舞片在拍,看看他派對導演是如何依然自得,而其他部分則略顯差勁。巴茲魯曼重視視覺形式的展現, 將一起又一起的事件直接給與觀眾。 他無意多加描寫角色的日常生活,但這些或許乏味的細節,將可以細膩地藏起角色的性格特徵與情感思想,是角色描寫的關鍵之處。不過, 從後設的角度來看,這樣蒼白空乏的角色展示卻意外符合故事所意圖傳達的。
1974年版片長144分鐘,導演傑克克萊頓似乎沒有什麼名作,編劇柯波拉。片中可見多處優秀的溶接技巧展示,與將主角眼睛拍出星芒的攝影(原來少女漫畫是真的),為現今電影少見。
1974年版看到一半驚覺2013年版的根本都宅在家裡拍,整片都是室內景的感覺,本應該是外景的部分又很假,猜想可能是3D化考量。(又找到一個反3D的理由了。)
同一個故事,編出兩套劇本,寫作者各自有其注重之處以及想要改動的情節,讓蓋茲比這一角色在不同年代的電影裡有了不同的性格展現。巴茲的劇本常有很多餘的轉場交代,柯波拉的就夠精練。由於沒看過小說不知道哪個才是真正的蓋茲比,最初步的感覺是李奧納多的情感很外放,這無關他演戲的方式,而是巴茲在情節上的特意安排(也或許他是為了李奧納多才這麼安排的)。勞勃瑞福演得內斂,搞不懂他在想什麼。
回溯整個故事,蓋茲比想見黛西,希望能透過尼克約她。為此蓋茲比選擇的方式是,請喬丹跟尼克說,讓尼克去約黛西,蓋茲比才可以「順便」跟黛西在尼克的家中見面。見了面後,或許情況大好,於是他找黛西跟尼克一起去參觀他家。繞了一大圈,反正他就是想找黛西去他家,見識他今日的景況。
我喜歡柯波拉對蓋茲比角色性格的解讀,又或者是柯波拉的不去過分解讀。
當然巴茲安排了讓蓋茲比渾身濕透地在尼克家出現於黛西面前是很讓人深刻的改編。之後蓋茲比想落荒而逃,尼克還說你不能像個小男生一樣丟下黛西一人。巴茲讓蓋茲比的所有情緒外露,以便製造窘境。也許是想表現面對意中人時,期待又怕受傷害的心理狀態。我不知道小說有沒有這段,但蓋茲比如此喜形於色,似乎跟他一開始繞著圈子邀黛西的那樣小心翼翼有點違和。
更巨大的蓋茲比差異是結局之前,全部角色聚集在飯店房間裡,蓋茲比即將被湯姆激怒的那場戲。柯波拉只讓蓋茲比握緊拳頭,然後黛西就受不了衝出房間。巴茲則是讓蓋茲比大發飆,再讓黛西衝出房間。我想巴茲的劇本很符合現代人的口味。
巴茲版果然將場景雕琢地夠華麗,像丟襯衫那場戲,1974年版的拍得很空虛,搞不懂勞勃瑞福怎麼會丟得這麼開心,2013年版的就真的丟得很嗨!
車禍是故事一個重要的轉折,面對越是重要的轉折,就必須越早鋪陳出來。巴茲是完全讓車禍變成一件意外,柯波拉則是早早就透過尼克與喬丹的談話暗示了這件事。對我來說,柯波拉的作法是符合教科書的,我覺得是優點。
由於兩片對車禍事件的情節有很大的差異,導致後來受害者丈夫尋兇的過程也有所不同。巴茲直接讓湯姆說出兇手就是蓋茲比。柯波拉則先讓受害者的丈夫走到湯姆家,這樣安排最大的好處是可以先嚇黛西一跳,之後再讓湯姆說出兇手是蓋茲比,比較有懸疑效果。
在游泳池的蓋茲比之死,巴茲倒是處理得很好,那電話響得實在太令人心碎。再加上對《日落大道》這部同樣都是描寫浮華表面的電影的致敬。
1974年版的黛西跟2013年版的黛西也十分不同,1974年版的黛西還有點被階級與社會價值觀所綁住的不自由感,2013年版的由於台詞與情節的變動,感覺不出黛西有任何惹人憐之處。
時隔將近40年的重拍,兩部片皆瞄準票房而來,看得出電影觀眾口味的改變。